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蒋科学”守护绿野讲科学

2023-06-27 13:34:03东方烟草报

6月10日一早,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干海村的烟农李学趁着天气晴好对烟株进行揭膜、培土,看着一垄垄烟株整齐划一、长势喜人,他感慨地说:“这些烟长得好离不开蒋东站长的辛苦付出,是他手把手教会我们许多科学种植烤烟的技术。”

李学口中的蒋东,是昆明市晋宁区六街烟站的站长。他致力于烟叶生产绿色防控研究,在田间地头寻找“防控最优解”,以植保创新技术示范引领绿色发展,近年来先后取得实用型研究成果5项。


(相关资料图)

让烟农感觉亲切的是,蒋东把课堂、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零距离”为烟农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与烟农想在一处、干在一起。当地村民给他起了一个有趣的外号——“蒋科学”。

当谈到为什么要从事烟叶方面的研究时,蒋东笑着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该用学到的知识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2003年,蒋东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全区开始推广“漂浮育苗”技术,有农户反映“成活率低、后期感染病害率高”的问题,蒋东便在大庄村育苗场里住了近一个月时间。

“那时候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怎么尽快解决烟农的困难和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测试,蒋东终于在温度控制、苗池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找到了改进措施,并将其写成论文。当年,蒋东被评为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

初次获奖,蒋东觉得有些意外。“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获奖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那段时间我满脑子只想着帮助烟农解决更多问题。”

解决问题没有什么秘诀,蒋东凭的是找真问题、找准痛点。

2005年的夏天,蒋东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看大田长势,当看到半亩地里的烟叶因为感染病毒而萎缩,农户却用杀虫剂来“治病”,蒋东很是触动:“这就相当于人用青霉素来治病毒,如果真是这样,证明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解决问题也没什么捷径,蒋东靠的是走村入户为农户排忧解难,“眼见为实”让农户打消顾虑。

“蒋站长,明年能不能来帮我种烟?”问这话的不是某个烟农,而是一个群体的诉求。

每年收购结束,烟农都会抢着邀请蒋东来年到自家地里做示范,因为他们知道,蒋东种出的烟比许多“老把式”的还要好。

“2022年,蒋站长选了我家一亩地做示范种植,栽出来的烟确实比我们自己种的好,后来我手受伤了,那一亩烟还是蒋站长帮我烤的。”大庄村烟农耿春林一提起蒋东,便会竖起大拇指。

蒋东还记得,2018年,当他第一次来到六街镇时,最直观的感受是“可惜”。

晋宁区六街镇气候温暖、土地资源优良,并且有着30多年的烤烟种植历史,属于烟叶种植老区。但是,当地土传病害种类较多,其中根结线虫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烤烟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六街烟区一度面临烟叶生产规模总量压缩、烟农流失等困境。

“当时满山都是‘荷兰豆’,本地农户利用土地的方式‘简单粗暴’——长期种植单一作物、过度化学防治,成本高、防效差,违背了绿色环保种植发展理念,长此以往这些良田将成为一堆无用的‘废土’。”蒋东说。

蒋东的“较真儿”之中有股认真劲儿。植保专业出身的他,想到了“以菌治虫”的办法,自掏腰包购买市面上防治根结线虫的微生物菌剂,从烟农入手,以他们的土地作为试验“示范基地”,监测、调查、走访、记录、撰写病虫情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结合“物理防治+绿色药肥一体”技术,蒋东顺利解决了根结线虫的防治难题,该项技术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3800亩,保障了当地烟叶生产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看得到效果,“蒋科学”指导的烟农种出的烤烟油分好、黄而香。

听得懂原理,“蒋科学”用投影仪展示的图片生动、直观、对比明显。

烟站的老员工段文强也明显感受到烟农们的变化:“以前烟农是不想栽、栽不好,现在是抢着要、主动栽,这都源于蒋站长下的功夫。”

睡在苗床地,与烟苗为伴;走在田野间,与烟农同行。走村入户、上山下田,挨家挨户做“科普”就是蒋东的日常。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蒋东将青春奉献给了烟田,将满腔热血奉献给了烟叶生产,将专业所学和实践所知奉献给了烟农,他凭着一颗赤诚之心,用平凡和真诚书写着最美的农技人生。

“近年来,行业的烟叶生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希望能继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烟田添‘一抹绿’,多为烟农尽‘一份力’。”谈及未来,蒋东如是说。

标签: